孔子云:吃什么, 决定了你成为什么人
发布时间:2022-02-25 14:51:56    浏览人数:

在儒家的典籍中,《礼记》对中华民族意识形态影响作用之大仅次于《论语》。《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不仅书写先秦礼制,还记录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等, 有“大戴版” 和 “小戴版” 两个版本之分。


“小戴” 中说: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就是说, 文明起于饮食。


“大戴”中说: 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 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到了唐朝, 从修道人士流传到士大夫阶层的“不食五谷”开始有人把它称为“辟谷”, 比如王维的诗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或如白居易的诗 “苟无金骨相, 不列丹台名, 徒传辟谷法, 虚爱烧丹经”。而在唐朝之前的古籍诗文中, 主要以“却谷、休粮或绝粒”来表达辟谷。


因此, 在记录万世师表孔子与其弟子门徒事迹与言行的《论语》中, 有孔子被人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的“绝粮七日”。有人把这个绝粮解读成辟谷,这不足以立论。7天期间没有粮食吃, 虽然可能是某种程度的辟谷, 但把这种迫不得已的断粮当作辟谷, 拿大人物举例, 还是过于勉强了。

1-220225153220202.png


孔子后代非常有名的不多, 东汉孔融算是一 个, 通过代表长幼有序美德的“孔融让梨”故事而 家喻户晓。孔子的第十世孙孔安国学识渊博, 擅长经学。汉武帝时被诏为博士, 历任都尉、谏议大 夫、临淮太守等职, 可能是孔子后代中名气最大的。 他的知名度来自一本著作, 当时鲁恭王刘馀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 在一处墙壁里稀里哗啦地发现一大堆竹简, 不得了啦, 原来是古文《尚书》。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 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 编, 位列“四书五经”, 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为孔子编定, 原有100篇, 但经过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 等变故后, 当时只残存有28篇内文, 而这次拆房子搞出来的《尚书》却整整多出了16篇。


1-220225153254321.png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


自汉以来, 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 二为汲冢书, 三则今之殷墟甲骨文字, 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 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 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孔安国将这些从墙壁里掉出来的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 成为“尚书古文学”的开创者, 也因此成为了《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古文经学老师。


孔安国不仅是孔子后代中的名人,可能还是有文献记载的活得最长的儒家人士, 据传300多岁时还在教学。弟子除了大名鼎鼎的司马迁之外, 隐居在山中时, 追随的弟子有好几百人。对内丹术和外丹术都很精通, 300多岁面容还像儿童。常常辟谷, 关在屋里修身养性, 一年半后才出屋, 却变得更年轻了。如果不入室修炼, 就和平常人一 样进食。


1-220225153142601.png


孔安国非常珍惜道术的秘密, 不肯轻易传授给别人。只有那些侍奉五六年的弟子, 如果品格志向都很好, 才传授道术。孔安国曾对一位考察了3年的弟子说: “我从小就勤奋刻苦地寻求道术, 什么地方都去过了, 但也只得到了成为陆地仙的法门。”


在这次谈话中, 对这位叫陈伯的弟子透露了自己的师承:“我曾拜一位海边的渔翁为师, 这渔翁就是战国时越国的宰相范蠡。改埋名以躲开乱世, 在海边当了渔人。看我修道志坚,传授给我秘法,使我能超脱人世,而且越来越年轻。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hongseyihao后缀.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