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酒与人生礼仪紧密相连,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酒不仅能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笔者的父亲爱画画,也爱喝酒。多年的生活习惯,喝酒已成为他成为修身养性、调整内心的生活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笔者在临安文化馆工作,爸妈在于潜工作,妹妹在于潜读书,到了周末,我才回自己的家——于潜“天目兰园”,从临安到于潜有50多里,坐公交车得花2个小时,周末成了全家真正意义上的“团圆”。每逢周末,爸妈会比平时更忙,周六的一大早,父亲骑个自行车去于潜水沟巷的菜场,买新鲜的小溪鱼,还有腿精肉、牛肉、泥鳅、盐卤豆腐之类的各种菜肴;妈妈负责厨房内的事务,有几道拿手绝活——油煎溪鱼、霉干菜烧肉、卤鸭,特别是制作“油煎溪鱼”,特别讲究,小溪鱼必须是新鲜溪鱼,每条鱼2两左右,刮好鱼鳞洗净后,在鱼身鱼上抹点盐,过15分钟掠干后,才把小溪鱼放入鸡蛋精与面粉、生姜、绍兴黄酒等精制而成的调料中,过后下锅,在煎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同时还得掌握好油的温度,温度高了会焦,温度低了又难以煎出鱼的香味,但每次妈妈都是用心之至,煎好后的溪鱼,外黄里嫩,酥松可口,色香味佳,这道菜特别费时费力,从剖鱼、刮鱼鳞,到制作调料、煎烤烹饪,前后有16道工序,一道菜得化上2个多小时,烧好鱼之后,妈妈再烧其它的菜,像红烧肉、炒三丁、家常豆腐等,满满的一桌。每个周末家人在一起,让我感到特别温暖幸福,能感受到父母对子女满满的爱,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也特别盼着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温馨周末,其情其境,值得我一生来慢慢回味。
家人在一起吃饭也有讲究。爸爸没上桌前,我们做儿女的是不能先上桌的,只有等爸爸坐好之后,我和妹妹才上桌,一家四口在一起吃饭,只有父亲一人在喝酒,没喝酒的伴,但父亲丝毫不受影响,乐在其中,自斟自酌,有时劝我也喝点酒,但我对酒没嗜好,又没酒量,以至于我们都吃好饭了,他还在喝酒,不紧不慢,有时我吃好饭后,会在餐厅和父亲会聊上一会,说说单位和个人的一些情况,父亲也会问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通过聊天谈话,让我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父亲特别关注我的专业与业务,经常督促我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放弃对专业的追求。
古人云:三十而立,30岁时我结了婚,31岁做了父亲;过了不惑之年,周末偶而也找点理由,和几个哥们一块喝点酒;过了知天命之年后,对酒渐渐多了一份理解与感悟,酒除了发酵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酒精之外,更多的是体现文化,自古以来,酒在人们生活中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常常用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无酒不成敬来形容酒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酒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喝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喝酒有礼仪。
古往今来,酒与诗人和书画家的艺术创作联系密切。唐代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有首千古传诵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拘无束的豪迈之情与浪漫主义诗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丰富而真挚的情谊。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酣畅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父亲喝了三十多年的酒,注重酒与健康养生的关系,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从来没见过父亲喝醉而失态,当时我还难以理解父亲喝酒的心情与真实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才渐渐明白:喝酒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是内心的自然流露,是朋友间的畅快淋漓;喝酒既是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
我向往父亲追求的简约生活,对酒文化的深层感悟,对生活的淡然致远。我们喝的是酒,品味的是醇香,弥漫的是幸福,享受的是文化。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