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不为人知的饮食习惯:不吃酱油,每顿饭最后都吃一口鱼冻
发布时间:2022-07-28 09:49:09    浏览人数:


作为开国伟人,毛主席的一举一动都为世人所关注。他的宏才大略固然惊艳世界,而他独特的饮食习惯,进而上升为富含哲理的养生观,更是让人们刮目相看。毛主席的前半生戎马倥偬,颠沛流离,有时甚至都吃不饱饭,根本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吃什么有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吃什么。在建国后,站在中国权力顶峰的毛主席,他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他喜欢吃什么?他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都是普罗大众极为好奇和感兴趣的。



毛主席的前后几任厨师长,透露了毛主席不为人知的饮食习惯,其中有一条让人们极为惊讶,那就是毛主席根本不吃酱油。至于其他的,就没有那么多讲究,有时忙起来没有时间吃饭,毛主席就拿压缩饼干充饥,喝几口水,也就算一顿饭。




“土”到极致就成为一种境界。毛主席的厨师长曾经总结他的“美食”风格,那就是喜食“粗、杂”,不屑于珍馐美味,可以说是极“土”。但是,“土”中可见一代伟人艰苦奋斗的本色,和卓尔不群的个性。毛主席喜吃红烧肉几乎已是家喻户晓,因而现今有很多挂名毛氏菜馆或者是湘菜馆的,经常有道号称是当家菜的“毛式红烧肉”。



其做法全都是用酱油上色、调味,红鲜鲜得很有食欲。可是为毛主席服务多年的厨师程汝明却坚决地表示,那些所谓的“毛式红烧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毛主席无论吃什么菜,都不让放酱油,也就是说他根本不吃酱油。至于说毛主席吃的红烧肉的颜色,则是厨师用糖在油里炒熬形成的红色。




“这个事除了做饭菜的师傅,连警卫员都不知道。”最开始,为毛主席服务的程汝明,只是按照要求不在菜里放酱油,而且主席吃红烧肉还有个大致的规律,那就是高兴了才吃,通知了才做,没通知,即使做了他也不会吃。只有当毛主席做出一个重大决策,成功地开完一次大会,他才会提出要吃顿红烧肉。主席常说,吃一顿红烧肉就是打了一次大胜仗。一次,开完中央全会,毛主席高兴地对周总理说:“恩来,今天吃一顿红烧肉不过分吧。”总理立即通知侍卫长李银桥,给主席加了一碗红烧肉。





而在毛主席的食谱里,还经常会出现“长征鸡”,这个名字一听就极有鲜明的时代感。厨师王近仁是湖南人,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拿手的湘菜“东安鸡”,结果却被主席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主席对卫士说:“这‘东安鸡’是当年地主老财吃的,我要吃‘长征鸡’。”原来,毛主席又想起了长征时期条件艰苦,偶尔炖只鸡来改善伙食。然而当时却缺少合适的配菜,常常是有什么放什么,土豆、萝卜、茄子一起下锅,毛主席为其起了个特有的名字—长征鸡。




主席还有一个爱吃的主食,是“八宝饭”,当厨师准备按照常规的方法和食材去制作时,却被李银桥给拦住了。他告诉厨师,毛主席吃的八宝饭就是“将大米、小米、玉米渣、绿豆、红豆、黄豆、蚕豆、饭豆合在一起煮熟就行了。”这也是长征路上的一个创造,“老人家吃出了感情,认准了要吃这种八宝饭。”




在毛主席的食谱中,还有一道叫“叶蛋白”的食品,光听名字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原来,当年毛主席为和全国人民共度难关,决定吃树叶。厨师左思右想,最后从院子里采来槐树叶,用绞肉机将叶子粉碎,然后放在水盆里浸泡,捞出挤干水分后和玉米面掺在一起蒸花卷、烤饼干。王近仁用槐树叶做成的饼干得到了主席的赞许,并欣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叶蛋白”。




毛主席在每顿饭的最后都要吃一口鱼冻,这种鱼冻是鱼汤冷却凝结而成的,腥味较大,一般人忍受不了。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员不解地问毛主席:“主席,您吃的那种鱼冻腥得要命,有什么好吃的啊?”毛主席笑着说:“你算说对了,我就是要吃这种腥味呢。鱼不腥就不是鱼了,鱼腥肉香,都要领略。吃一口鱼冻,饭就一下子都顺下去了。”




有一次,毛主席特意吩咐工作人员采集了不少野菜,开了一个“山珍会”,请子女、工作人员吃饭。众多的“山珍”中,有一大盘马齿苋,这是一种野菜。毛主席带头大口大口地吃,李讷、李敏、毛远新和一些工作人员尝过一两筷子后,怎么也不敢再夹。




毛主席喜食马齿苋的独特习惯,使得保健人员极为不安,他们担心这种植物对领袖的身体有害。好在经过化验和查阅中草药书籍后,证实马齿苋是一剂良药,可去燥除湿,清瘀解毒。且马齿苋对毛主席的便秘,以及偶感风寒、哮喘咳嗽等都有益处,工作人员这才放心大胆地让毛主席吃,有时还会主动为毛主席炒上一盘。




毛主席不但自己喜食马齿苋,而且有时也劝别人吃。1959年,他南巡至武汉,听取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的工作汇报后,留他共进晚餐,餐桌上就有一道炒马齿苋。毛主席很少留客人吃饭,尤其是对于党内的同志,从这里可以见到他对王任重的看重。

席间,他还为王任重夹菜,夹的就是一大筷子马齿苋。




毛主席对王任重说:“不要小看这道菜,它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可以清热除湿呢。”在世界上所有的领导人中,大概只有毛主席才会以野菜来招待客人。可以说,毛主席的饮食习惯,天然地带有中国传统农民的色彩,这要归结到他的出生地韶山。少年时代的毛主席,是吃着母亲制作的“坛子菜”长大的而这些“坛子菜”,则是各种野菜晾干制作成咸菜后装入坛中保存的。




主席对“马齿苋”独有情钟,还在于他曾经凭借这种野菜,成功对出塾师邹春培的对联。当时童年的毛主席带头下塘游泳,邹先生要惩罚他,就对他说,你要是对出对子就免于处罚。邹先生的上联是“牛皮菜”,苦思冥想的毛主席眼睛掠过挂在屋梁上的饭篮时,忽然想起自己饭篮里的菜,于是马上脱口而出:“马齿苋!”




平凡的野菜马齿苋解了毛主席的围,使他免除了一顿皮肉之苦,也给他留下了终身的好印象。因而无论是延安时期,还是解放后,毛主席始终钟情于马齿苋这样的“土产”。从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的饮食习惯是极“土”的。然而正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土”,却恰恰造就出他的独特风格,那就是朴实无华,注重实用。




一定要“跟着感觉走”。进驻中南海后,毛主席的饮食由保健人员、医生、厨师共同负责。毛主席对于保健医生所制订的菜谱素来不怎么满意,因为只注重了营养的合理搭配,却无法满足他的饮食喜好。于是他就不愿意按照菜谱吃饭,多次抵制医生制定的菜谱。保健医生徐涛是北京医大毕业的,有一次忍不住去跟主席“说理”。




毛主席听罢说:“你的话不听不行,全听全信我也要完蛋!你那么多讲究,中国几亿农民就别活了。人生识字糊涂始,你懂吗?”

徐涛听后无话可说。毛主席还有一个理论,那就是:“我想吃什么,就是我的身体里缺什么,吃下去才能吸收得好”。有一段时间,保健人员不让毛主席吃猪油,认为猪油胆固醇高,然后厨师做饭就改用植物油。




可是毛主席的嘴很灵,他说:“你们的菜是怎么做的,不香啊!”毛主席要求工作人员,以后做菜用混合油,具体比例是三分猪油、七分花生油,这样两者兼而有之。毛主席后来说:“胆固醇在人身上就是应该有的东西,你们把它压得那么低,合适不合适?是不是低了就一定有好处?”




他还告诉保健人员:“天下的事没有绝对的,我看你们医学也是这样”事实证明毛主席说的是对的,胆固醇高了固然会产生各种问题,然而低了却会降低自身的免疫力,也不好。毛主席常说:“我不想吃的东西你们就不要勉强我,我吃了不舒服,就说明吸收不了”。




还有一次,徐涛又去跟毛主席讲营养平衡,毛主席听得厌烦起来,说:“我已经习惯了。凡事都讲一个平衡, 我有我的平衡,你有你的平衡,你非要打乱我的平衡不可,不是想搞破坏吗?”毛主席还常常对保健人员说:“你讲我吃得没道理,实践检验真理,我身体不好吗?你搞的那一套也许有你的道理,但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未必就有我这个身体。”于是毛主席在饮食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我行我素,喜欢吃啥就吃啥




他的日常饮食一直保持着湖南人的习惯,就是喜食辣椒,几乎每顿“正经饭”中都少不了辣椒。四菜一汤中,一般都会有一盘辣椒酱,或是一碟干焙辣椒。身边工作人员无人能咽一小口,他却能一口一个,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毛主席还把辣椒与性格和斗争精神联系起来,早在长征时,毛主席就曾对博古和张国焘开玩笑,说:“不吃辣椒就不是革命者。




一直到晚年,即使罹患多种顽疾,连吞咽都已困难,毛主席也未改食辣的习惯,时常就想吃一点儿辣椒。于是工作人员只能用筷子在辣椒酱里蘸上一点送到他嘴里,他嘴巴动了几下,高兴地说:“好香噢,一直辣到脚尖了!”毛主席还像许多湖南人一样,很爱吃苦瓜。他曾对工作人员说:“有些人吃不惯,是怕它的苦味。我不但吃得惯,还一生都爱吃,就图它这个苦味。”




他甚至是感叹地表示:“我这个人一生没少吃苦,看来是苦惯了,以苦为乐了!”毛主席不但自己喜欢吃苦瓜,有时他还劝工作人员也多吃,千万不要怕苦。他说:“凡苦的东西,对人体都有好处,苦能去火明目嘛!”




主席还就吃苦瓜讲出一番人生哲理:“我这个人也爱上火,所以命中注定要吃苦啊。不如主动去吃,免得火气太大。火气大,不是伤人,便是伤己啊。至于明目,更是它的一大好处,我现在有点老眼昏花了,时时吃一点,免得看不清事理啊!”毛主席还喜欢吃腐乳,这种食物俗称“霉豆腐”。他的机要秘书叶子龙会制作这道菜,但是显然这种食物中的细菌会不时地超量。




1963年,保健人员曾自作主张地不再给毛主席吃霉豆腐,并告诉他细菌超标的事。毛主席生气地说:“哪个菜里没有细菌?我还是不吃菜好了。”后来在京西宾馆寻找到制作比较卫生的霉豆腐,从那时起,就由他们常年供应。可能是爱屋及乌,毛主席对霉豆腐的“兄弟”臭豆腐也极有好感。




1958年4月,毛主席在湖南视察时,特别到火官殿品尝了臭豆腐。以后他每次到湖南,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盘臭豆腐。毛主席不但在吃上必须对味口,而且他对饮食的认识也十分独特而精辟。




有一次,他对保健医生徐涛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

他对中菜与西菜进行对比后认为:“中国是东方国家,习惯上吃得素一些。”“吃得素一些对健康有好处。西方人食物里脂肪多,他们得心脏病的也比中国多。”最后毛主席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饭菜合理,在对人的健康方面比西餐要好很多。”

毛主席推崇中国菜,但这并非说他反对西餐。




他聘请的一位姓陈的厨师擅长做西餐,毛主席对他的手艺常常赞不绝口。厨师制作黄油鸡卷、软煎鸡排、奶油鸡等西菜供他品尝,毛主席并非样样都喜欢,但偶尔吃上一顿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毛主席喜欢喝汤,几乎每顿都有一小碗汤。西餐中汤类品种丰富,而且各具特色风味。




毛主席在60年代喝过的西式菜汤很多:奶油汤、红菜汤、葱头汤、什锦汤、意国面条汤、龙须菜汤等,他都喜欢喝。但是毛主席很少正经地吃一顿纯正的“西餐”,他每天的饮食依然是以中菜为主,只是偶尔夹杂出现几个西菜。毛主席的生活饮食起居,可以用“不刻意为之”这句话概括,即不刻意地追求,不奢侈,不浪费,从自己的最低需要出发。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毛主席一贯重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1956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他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又在次年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将大吃大喝、不善持家的风气转变过来”毛主席率先垂范,平日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将一天的两顿正餐都省了,饿了就吃烤芋头或压缩饼干等。他的食谱清楚地记载着每天吃饭的次数和饮食习惯,有的食谱一天只记一次,有的两天记三次,有的一日写三次,其中最后一次写着“半夜”。看得出来,毛主席吃饭时间毫无规律,一般是一日两餐或者两日三餐,吃饭时间也不一定。有时,吃点芋头、麦片粥、压缩饼干也算一餐。




反对铺张浪费.jpg


毛主席曾说过:“没有条件时不讲究,这一条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他从未剩过一粒饭,就连吃饭不小心掉到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都夹起吃掉。每顿饭三菜一汤,这是毛主席给自己订的原则,也是给工作人员定的规矩。




一次,叶子龙见毛主席埋头工作一昼夜,很辛苦,自作主张通知食堂给主席加了一道菜。毛主席既没批评也没责怪,只是原封不动地把那道加菜退了回来。新中国成立后,情况好转,毛主席的每顿饭改成四菜一汤,有客人时再加一两个菜,但每个菜的量都不大。另外,会有两到四个小碟凉菜,其中豆豉、辣椒是必不可少的。




生日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很重大的,然而毛主席一生却很少正式庆贺自己的生日。他常说:“庆贺生日不会使人长寿,因此并无必要庆贺。”从延安时期起,他便倡导党内“不祝寿,不送礼”,解放后,他更是以身作则。




1953年12月26日,是他的六十岁生辰,也就是花甲之寿。毛主席也很看重这一转变,因为从这一天起,他就可以称老人家了。

即使这样一个重要的生日,毛主席也只是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自个儿庆贺了一番。




而1962年12月26日,69岁生日这一天,毛主席竟然只是和工作人员一起吃了一顿早餐,晚餐是用一缸子麦片粥对付过去的。

外出视察时,毛主席更是一切从简,从不搞特殊,离开前还会坚持付清钱和粮票。1965年5月22日,他回到阔别38年的江西省井冈山茨坪。吃饭时,也仅是按照“四菜一汤”的标准,且是小碟盛菜、小碗装汤。




吃毕,毛主席满意地说:“吃得可以。休息也好。”离开前,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带钱和粮票结账,宾馆会计雷良钊说啥也不肯收。吴连登解释说:“主席和我们工作人员外出都有严格规定,我必须遵守。今天这钱和粮票没交清,我都不能离开井冈山,这可是纪律呀!”雷良钊感动不已,写下收据:住宿时间7天,每天伙食费2.50元,交粮票23斤,购大米款每斤0.12元,计2.76元,共计20.26元,交款人:“首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接待外宾时的国宴搞得很丰盛,以致宾客酒足饭饱后,满桌菜肴还剩余不少,毛主席对此十分不悦。经历几次后,他批评道:“接待宴会大讲排场,吃掉的还没扔掉的多,白白浪费了国家金钱和物资。这些都是人民血汗。”他严肃地说:“我们还没有消灭掉阔少的恶习,阔少是挥霍国家资财的败家子!”




毛主席喜欢种菜,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到去世,他都喜欢叫工作人员在中南海的园子里种上各种蔬菜、瓜果。毛主席认为,“种花不如种菜好!”,种好的菜弄给他吃,他通常吃过后都很高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达六年之久的厨师王近仁认为:“毛主席当年爱吃的饭菜,今天已经很难在星级酒店上桌了”。但是他却有自己的坚持,他表示:“我要将这些手艺传下去,这普通的饭菜里凝聚着光荣传统,凝聚着革命精神,不仅过去是,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是最好的营养品!”



参考文献:

[1]李晓巧,毛主席的饮食习惯与谈“吃”,文史天地,2019(1);

[2]郝敬堂,毛主席简朴的饮食习惯,工会信息,2014(1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hongseyihao后缀.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