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容言,容事
发布时间:2023-12-12 14:02:51    浏览人数:

人活一世,就是一个不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过程。格局大的人,容得下世间的千姿百态,经得起命运的跌宕起伏。反之,便只能屈就在自己围起来的方寸之地,难成大事。


庐山瀑布4.jpg

  1.png

容人

  

《庄子》中有言:“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为人处世,若是没有容人的度量,只会让人敬而远之。而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雅量待人。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刘姥姥来贾府拜访,贾母和她相谈甚欢,带她一起去栊翠庵喝茶。栊翠庵是妙玉修行的地方,妙玉尊重贾母,沏茶用了最贵重的成窑杯。谁曾想贾母喝了一半,让给了刘姥姥。刘姥姥接过一饮而尽,觉得甚是清淡,完全是茶中外行。众人走后,妙玉嫌弃刘姥姥的粗鄙,要把成窑杯扔掉。宝玉拦下她,替刘姥姥讨了去。这个杯子极其贵重,他让刘姥姥卖了,以此来缓解生活的困顿。同时他也知道妙玉有洁癖,于是叫小厮打了几桶水,把栊翠庵里里外外清洗了一遍。无论是妙玉的洁癖还是刘姥姥的粗俗,宝玉都能理解,都能担待。刘姥姥一家贫苦,活下去都是难事,又哪里顾得上礼仪教养。妙玉家道中落被迫出家,洁癖与孤傲的背后,是难以诉说的苦闷。

  

一个人的格局越大,越能明白,很多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各有因果而已。设身处地,带入别人的处境,才能真正理解别人的难处,生出慈悲与宽容。


红楼梦与酒.jpg

2.png

容言

  

《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有大格局的人,像水一般能滋养万物、包容万物。容言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格局。懂得容言的人眼界深远,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顾全大局,而不是争长道短,斤斤计较。

  

《资治通鉴》中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置身事内,每个人都是当局者迷,无法看清自己身上的问题,别人及时指出,是对自己的一种帮助。若只接受赞美,不接受批评,容易迷失自己,忘乎所以。

  

最明智的做法,是学会容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分得清缓急轻重的处世智慧,更是趋吉避凶的高瞻远瞩。格局大,容他人之言,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加稳妥。


龙酒8.jpg

3.png

容事


《道德经》中讲:“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够汇聚百川,是因为有无私的包容性。人亦是如此,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定要放大格局,有容事之量。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其父司马谈逝世后,继任太史令之职,并遵从父亲遗愿,立志编撰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书。然而,世事难料。将领李陵出征匈奴,遭遇埋伏后,寡不敌众,战败投降。消息传回朝廷后,满朝文武都在弹劾李陵的所作所为。唯独司马迁站出来,向汉武帝进言。

  

不久,李陵投降匈奴之事被将领公孙敖“坐实”,汉武帝盛怒之下,灭了李陵三族,司马迁也被牵连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受此大辱的司马迁,并没有一蹶不振,他深知责任重大,更加奋发图强,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史书的创作当中。最终历时十四年,呕心沥血完成史学著作《史记》。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坎坷,倘若任其泥潭深陷而无法自拔,只会看不清前路的方向,最终蹉跎了自己。量大方成事,树大能遮阴。成大事者,必是善于接受和包容,能在挫折中拼搏,在苦难中成长。






十月三十

2023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及其率领的东北军奉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撤出东北,致使大片国土沦陷,一直受到全国民众不断高涨的抗日情绪的压力。在与红军作战中,东北军又屡次失利,部队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张学良、杨虎城率部“进剿”红军。张学良多次向蒋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均遭到蒋介石拒绝和斥责。蒋介石还将其嫡系部队30个师调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平汉、陇海铁路沿线,迫令张学良、杨虎城将其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特别是在对待爱国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活动的问题上,蒋介石仍然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立场,并加强了对张、杨的军事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感到除发动“兵谏”以外,已别无出路。


1936年12月12日晨,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围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第十七路军同时控制西安全城,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这一事件史称“西安事变”。事变当天,张学良、杨虎城等18位高级将领署名发表《对时局通电》,说明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被迫发动事变是为了督促蒋介石进行抗战。


通电提出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之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引起强烈而复杂的反响。南京政府中,何应钦等人极力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一派,为保全蒋介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国际上,各主要国家对西安事变的态度也极为复杂。日本政府极力挑动扩大中国内战,以便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英国和美国力求维持蒋介石的统治,认为可以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以便对付日本;共产国际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但电码错乱不能译出。


事变当晚,张学良电告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会议,独立自主地制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到西安商量大计。南京方面在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事变的态度后,于12月22日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与西安方面谈判。12月23日,张学良、杨虎城宋子文、宋美龄进行谈判。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也参加谈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蒋介石同意宋子文、宋美龄谈判中议定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停止,国内和平初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事变中力主和平解决,充分体现了对团结抗日的诚意。西安事变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渐次成熟的时候,起了促进这个合作的作用。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