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作镇秉元圭,
崇礼仪文古与稽。
为有掸尘诸会友,
仰游福利拜天齐。
这是清末民初,流行于北京的一首竹枝词,描述的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独特的风俗节日—东岳庙掸尘会。今天,是农历的三月二十八,在老北京,这一天也是一个节日,那就是像白云观燕九节一样热闹的东岳庙掸尘会。
那掸尘会到底是一个什么会?这一天老北京人为什么会像过节一样,蜂拥而至来到位于朝阳门外的东岳
三月二十八掸尘会到底是个什么节?
据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编著的《北京民俗大全》记载:农历三月二十八,是道教重要民俗节日--掸尘会。这一天被正一派道教认为是东岳大帝生日,信男善女这一天要到东岳庙“拜香”祭祀,并而出巡,这一天“民间盛陈鼓乐幡幢,群迎以往,行者塞路”。这是说,这一天民间庆祝仪式非常隆重,不仅鼓乐喧天,并且参与的人很多,竟然把路都给堵住了,说明这一节日的盛典规模很大。
其实,掸尘会始于元代,从明代形成规模,清代达到鼎盛。与此同时,北京各个行业的祖师爷,也供奉在庙中,主持掸尘会的人,大多是北京各个行业的行会组织。那东岳庙的“掸尘会”到底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东岳庙掸尘会与修建东岳庙有关!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祭游东岳庙活动,是北京历史上的又一项重要的道教民俗。东岳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始建于延祐六年,也就是公元1319年,由玄教大宗师张留孙首倡建设。在元朝的至治年间(1321-1323年),他的弟子吴全节完成了这座庙宇的建设,当时被称为“东岳仁圣宫”,这个名字是由元仁宗亲自赐予的。在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大长公主捐资建造了后殿神寝,天历元年(1328年)完工,并由元文宗赐名“昭德殿”。至此,元代东岳仁圣宫的主体建筑基本完备,它不仅是大都正一派举办各种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华北地区正一派最大的道观。
东岳仁圣宫主要供奉的是泰山神东岳大帝。道教中,泰山被视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是神灵的府邸。东岳大帝被认为是掌管生死、管理灵魂的神祇,主宰人世间的富贵贫贱以及十八地狱、七十二司、生死修短的权力,因此地位极为尊崇,祭祀仪式也相应地非常隆重。在元代的大都,东岳仁圣宫的祭祀活动尤为盛大,发展成为全城参与的道教民俗。《析津志》记载说:“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帝王的生辰,从二月开始,城中的士庶官员、各色妇人就开始陆续前往寺庙拜祭和烧香,尤其是在生辰的三天前,街道上摆满了各种花果、饼食、酒饭、香纸,形成了一场盛大的集市。”
拜祭东岳仁圣宫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成为广泛参与的道教民俗,一个重要原因是张留孙、吴全节等人受到了元朝历代帝王的尊崇,他们创立的玄教在当时极为盛行,因此得到了元朝宫廷和达官贵人的直接参与。历史资料提到,“东岳庙位于北城齐化门外二里许,由天师宫的张上卿发起建设,后来由吴宗师一力完成。有翰林学士赵孟頫子昂奉敕撰写的《张上卿道行碑》,在庙中树立。庙宇内的神像精美绝伦,为都城的一大景观。其巧夺天工的设计,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堪称一代绝艺。”
东岳庙内的神像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这些神像出自元代最著名的塑像大师刘元之手。元仁宗曾下令,未经特许不得请刘元塑造神像,而东岳仁圣宫能够请到刘元主塑,显然与张留孙、吴全节在大都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元廷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扩大了仁圣宫的影响,也激发了大都民众的宗教热情,从而促进了相关道教风俗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东岳仁圣宫地处元大都齐化门外,位于交通要道上,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在此停留,南北交汇,形成了繁荣的市场。东岳仁圣宫因为有地利之便,香火更是格外旺盛,信众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习俗。这或许也是当初张留孙选择在齐化门外建庙的原因之一。
从形成时间上看,元代东岳仁圣宫的道教民俗始于宫观落成的至治、天历年间,比元初兴起的“燕九节”晚了将近一百年。但由于上述种种因素,这一宗教活动迅速发展,民众参与也越来越广泛,影响力反而后来居上。史料记载:“每年从农历二月起,前来烧香的人络绎不绝,到了三月,烧香祈福的人数日益增多,尤其是三月二十日后,道路上到处都是前来许愿的男男女女。
掸尘会是民间香会参与的大型民俗活动!
“掸尘会”是一个以民间香会为主要参与者的大型民俗活动。据《宛署杂记》记载,每逢东岳大帝的诞辰,也就是三月二十八日,民间各地的香会组织会聚集近邻,每月收取一定的费用,由会头负责管理。到了庆祝的日子,他们会准备鼓乐幡幢,头戴方寸纸,称为甲马,群起迎接。妇女们也有自己的香会组织,参与同样的活动。这一天,前往寺庙的人络绎不绝,祈祷参拜的声音震天响,甚至有信徒一步一拜地前往,被称为“日拜香庙”。
《帝京景物略》中也提到了东岳大帝诞辰时的盛大庆典。届时,香客们会抬着八抬大轿,内置东岳大帝圣像,前有旌旗鼓乐导引,后随凶神恶煞的判官,以及披枷戴锁的“罪人”。再后面则是参与其事的其他香会成员,身穿彩衣,边走边演,所经之处,观者如堵。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到了明代,东岳庙的“掸尘会”民俗已经发展成为一场规模宏大、几乎全城共襄盛举的庆典活动,展现了当时民间信仰活动的繁荣与活力。
参考书目:《北京风俗史》 李宝臣著《北京民俗大全》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老北京的趣闻传说》 张卉妍编著《老北京岁时风物》 张次溪纂《老北京的风俗》 常人春著《老北京的生活》 金受申著《二十四节气知识》许彦来编著《寒来暑往》 任彤撰《花开未觉岁月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花信风》 丁鹏勃任彤撰《崇文习俗》崔普权 著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今天是2024年5月6日,
三月廿八。
时至立夏,遍地芳华。
春已藏,夏初长。
愿生如夏花,芬芳一“夏”,
时光的流逝是每个人都无法阻挡的现实,
与其担惊受怕倒不如正面迎接。
只要内心始终向上,
无论你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是正当时。
在生活中,
一个有边界感和分寸感的人,
往往更加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其实换个角度去看待,
也正是命运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