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洛阳春》
发布时间:2024-09-04 13:43:07    浏览人数:

洛阳春.png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人们来到洛阳,看到这里鲜花盛开,犹如锦绣一般美丽。偏偏“我”来到这里时,却没能赶上春天。

谁说在寒冬腊月里,洛阳就没有春色呢?在冰山的高处,依然可以看到万里霞光。

注释

‌“‌谁道”的意思通常表示“谁说”或“以为”,强调一种反问或质疑的语气。‌‌
三冬:指的是冬季的三个月。
银:这里指霞光。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点拨人们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身处逆境,只要心态够稳,心境够广,胸襟够阔,那么所有的不幸,都会变得可爱;所有的逆境就会变成某种程度上的一种顺境。

“人到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一二句是说,人们来到洛阳,看到这里鲜花盛开,犹如锦绣一般美丽。偏偏“我”来到这里时,却没能赶上春天。这是写“运气之不好”。

岑参这首诗隐喻性极强,以洛阳春代表美好的顺境,人在顺境中,往往看到的都是美景,心情自然也好。可是,人生不可能总是在顺境中,“偏我来时不逢春。”说的就是身处逆境之中。身处逆境,是不是就一味地去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呢?诗人以“洛阳春”不遇,巧妙含蓄地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谁道三冬无春色,冰山高处万里银。”三四句是说,谁说在寒冬腊月里,洛阳就没有春色呢?你看那高耸的冰山之上,霞光万里。这是写“心境之重要”。

既然是寒冬腊月来的,隐喻身处逆境,那么也要将冬天作春天看,把逆境当顺境过。“冰山高处万里银”,,即在冰山的高处,依然可以看到万里霞光,象征着即使在严冬中也能看到希望和美好。身处逆境,只要心境笃定,心态转变,就能换一个角度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人生之路,心态若好,处处皆春。

纵览全诗,哲理性强,寓意深刻,意境超脱,心境豁达,格局高远,是为哲理诗中的名篇佳作。



红色壹号酒瓶装饰.png


今天是2024年9月4日,

甲辰年八月初二,

1958年9月4日 中国宣布领海权

1945年9月4日 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

1944年9月4日 中共提出建立联合政府

1942年9月4日 中日浙赣会战宣告结束

1922年9月4日 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组建北伐军









”路“必须去走方能到达,

“事”必须去做才能完成。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