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壹号酒酿造工艺:传统利于形,科技攻于精
发布时间:2022-12-12 14:32:30    浏览人数:

红色壹号53度酱香白酒之所以风味馥郁,口感甘醇,得益于遵循12987的传统发酵和酿酒过程中,高品质的原料和酒曲产生的大量的酸脂类有机物。这些复杂的有机物群构成了红色壹号就特有的香气、口感、味道,甚至是回味等一系列的感受。酱香型白酒目前已知的的香型高达1200多种,而主体香型成分至今还是一个难解之谜。


社交精英 国礼.jpg


红色壹号酒的古法酿造工艺中,包括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七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等工艺。严格按照时间进行酿制,可以将粮食和原料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当红缨子高粱中富含的支链淀粉不断发酵,再经过多次蒸煮,就可以慢慢地分解出其中的酒精和有机物。进而我们也坚持革新,在古法酿制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管理和保障酒品的安全与质量,这是红色壹号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酱香酒酿造.jpg


一丨端午制曲

每年端午后,红色壹号酒酒师们开始制造曲药。曲药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不停踩曲。制曲时间在夏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摄氏度。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小麦经过“踩曲”做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就是把曲块进行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前后一般要进行两次翻仓。再过30-40天,曲块酒做好可以出仓了,但是要使用的话还需要存储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经过这样一番工序,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


二丨重阳下沙

时间已从初夏转入仲秋重阳节,在此时开始第二个关键步骤——“重阳下沙”。“沙”是酱酒的核心概念, “沙的意思就是指红高粱。因为当地红缨子糯高粱细小而色红,所以称为“沙”。“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坤子酒”(当地方言音);而红色壹号酒坚守老传统“回沙”工艺,即是指将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要经过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加曲发酵,7次取酒。重阳节开始第一次投料,即“下沙”。


投料2.jpg


三丨二次投料

下沙大概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比例加入新高粱,这次称为“糙沙”。前两次蒸煮都不取酒,到第三次蒸煮的是很这时候到了12~1月,开始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取酒完成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第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曲酒”。第六次取酒为“小曲酒”,第七次取酒为“追糟酒”。


四丨九次蒸煮

红色壹号酒在用料上只采用赤水河谷独有的“红缨子高梁”酿酒,这种高粱不同于北方的高粱,它皮薄但坚硬,能够经过多次蒸煮。坚实均匀,粒小皮厚,富含单宁,似乎就是为酿造酱酒而生;如此地道的原生高粱,有利于酱酒酿造特种工艺上的多伦次蒸煮,有利于开放发酵的全部流程,有利于涵养喷薄欲出的完美醇香。


五丨八次加曲、发酵

红色壹号酒用曲量大,用曲量和原料用量之比是1:1,原料要经过九次蒸煮,从重阳节第一次蒸煮开始加曲,到第九次蒸煮完取酒完成,就不用加曲了,所以从第一次到第八次蒸煮一共是八次加曲和发酵。每次加曲的量大概是总粮食量的13%左右。


六丨七次取酒

也称为多轮次取酒,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还要经过七轮次的取酒,蒸糙沙开始,其实已经有生沙酒了,只是这时候酒质不好,酒量也少,通常我们将其稀释后洒入酒醅里用于发酵,第三次蒸煮,即第一次蒸回沙时,我们开始取糙沙酒,这时候的酒清香带甜,后味带酸;第二次开始取回沙,这次的酒进口香,后味涩;第三次到第五次称为取大回,这三轮酒质是所有轮次酒中最好的,其酒量也最大。第六次取小回,这次的酒量也比较小,酒带糊味;最后一次取酒称为取枯糟酒,这时候粮食中的酒已经基本被取尽,酒香味一般,带有霉、糠等杂味。


杯子.jpg


七丨贮存出厂

红色壹号新酒产生后要进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进行“盘勾”,就是按照窖面酱味、窖中醇甜、窖底香型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五年。五年后,按照酒体进行“勾兑”,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列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勾兑完成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调味”,调味的时候要加“调味酒”。调味酒的生产是酒厂用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这也是酒厂的核心机密。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二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一瓶地道的红色壹号酒生产至少要经过5年时间。


hongseyihao后缀.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