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活学活用,其中典故和案例不计其数。概其原因,主席有高超的读书涵养,深厚的国学功底,都是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他能用群众的语言,将很多大道理转换成大家听得懂的语言,从而不断被传播和接受。
比如,当年老三篇之《为人民服务》的语言艺术就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当年主席是一个人民领袖,却要参加一个战士的葬礼,很多人不是很理解?后来的这篇讲话稿子成了传唱的经典!
1、为什么要参加一个战士的葬礼?
主席没有在讲稿中谈太多的大道理,而是说古代有一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但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个道理大家立马就懂了。紧接着他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样一说就是告诉大家,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我毛泽东来参加他的葬礼有何不妥吗?
没有大道理,却都是朴素的言语,群众、战士们都立马懂了,这就是主席的语言艺术,用典艺术,不得不服啊!
2、主席用典的最高境界
主席讲话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甚是自然。其最高的境界就是“恰到好处”,不造作,不堆砌。那么主席是如何做到的呢?
主要原因在于毛主席读书多,能够将经典中的精神、精髓嚼烂吃透,并且将其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做到了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与其说是讲话艺术,倒不如说是真正得学习精神的体现。
3、一个标题将核心全部提炼
这篇稿子最经典之处,还在于那具有画龙点睛的标题,此文在收录毛选时,毛主席经过思考后,将这五个字放在了标题上:为人民服务!。可谓是最大的亮点,将我D的服务宗旨跃然纸上,堪称经典!
总之,今天我们要学习主席的文章、讲稿,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内涵、精神,还要学习主席的讲话艺术、表达方式,将晦涩的文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展示出来,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学习收获呢?
腊月初六
2024年1月16日
三九第8天
老子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这一生,
想要平安顺遂,
首先要懂得知足。
懂得满足之人,
便不会招来屈辱,
知道适可而止,
才不会遭遇危险。
正所谓:
“知足者常乐”,
知足,
是每个人寻求快乐的不二法门。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