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暑云渐散,秋色渐染
发布时间:2024-08-22 09:57:24    浏览人数:

处暑.jpg


处暑来了,怎么理解处暑的“处”呢?

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释:“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显然,处是停止、隐退之意,暑热之气到此结束。有人借用入伏、出伏的说法,将处暑称作“出暑”,即摆脱了暑气的困扰。处暑节气不是说天气就不热了,而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天气终于结束了。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按照陆游的说法,虽然春夏秋冬各有其美,但体感舒适度最高的,还是暑热消尽的新秋时节。

二十四节气当中,按照炎热程度来排序,第一名是大暑,第二名小暑,第三名是立秋。所以对于苦熬盛夏的人们来说,立秋只是名字给人了一种精神寄托,而处暑才是送来真实凉爽的节气,所以处暑的人缘儿特别好,“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处暑3.jpg

我们可以把处暑概括为“一出一入”:出,是出伏;入,是入秋。

处暑时,北方的雨季结束了,暑季也结束了,天气变得干爽了。所以在北方,处暑节气如果称作“秋爽”节气,或许更为贴切。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了一则轶事: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说的是在京城里很多孩子懒得读书,冬天歇冬,夏天歇夏。天冷、天热都是不读书的理由。所以到了立秋的时候,学堂就会贴出四个大字,“秋爽来学”。天气既不冷也不热,别再找借口了,赶紧来学习吧。

现在呢,处暑时节正是秋季开学,“秋爽来学”的时候,宜人的天气也是我们该好好学习的一个理由。

南方地区在处暑时节,是“处暑天还暑,仍有秋老虎”。江南地区,一般都要到秋分至寒露时节,才会陆续开启夏秋更迭的进程。


处暑2.jpg

在描写初秋时节的众多诗词当中,我格外喜欢白居易的诗句:“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因为他抓住了初秋时节天气的两个变化,一个是风的变化,一个是云的变化。

风的变化:节气物语说,小暑一候温风至,立秋一候凉风至。就是从小暑节气开始,风是热烘烘的风;从立秋节气开始,风是凉丝丝的风。

所谓“世态炎凉”,天气层面由炎到凉的变化,首先并不体现在气温的变化上,而是体现在风带给人们的体感变化上。这个时候的风,并不是呼呼啦啦吹袭人的猎猎西风,而是轻轻柔柔撩拨人的凉风,袅袅凉风。诗人抓住了这个细腻而微妙的时令差异。


观秋云2.gif

云的变化:所谓“离离暑云”,是那种灰黑浓密,甚至翻涌咆哮的积雨云。人们说,“(农历)五六月看恶云,七八月看巧云”。恶云,表情凶恶的云,只是“离离暑云”的民间说法而已。到了农历七八月,天空的“颜值”迅速地增高了,令人胆战心惊的云少了,使人赏心悦目的云多了。要么是丝丝缕缕的卷云,要么是清清淡淡的淡积云。

虽然处暑时节的风和云,距离秋高气爽还差得很远,但“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却写出了初秋时最具特征化的天气体验。云变得亲民了,风变得宜人了,处暑时节的天气使人心生欢喜。


处暑时节,约三两好友,饮红色壹号,看风云变幻,惬意舒心,岂不快哉。


红色壹号酒瓶装饰.png






今天是2024年8月22日,

甲辰年七月十九,

末伏第9天




处暑后的天气变化多端,咱们还得时刻关注。

另外,古人也通过出伏这天的天气来判断当年冬天的冷暖。

比如,“出伏是晴天,立冬穿薄衫”,

说明冬天可能会比较暖和;

“出伏暑不消,冬天冷飕飕”,

则预示着冬天可能会很冷。

处暑时节,秋意渐浓,农事繁忙。

希望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

大家都能有个好收成!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