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将立春,新一年的节气便轮回。大寒一过,春天就更近了。
1
酒与节气同根同源
节气诞生于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之中。在没有历法和年月日的时代,古人观测星宿和太阳的运转规律,把一年分成若干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节气的意义是如此重大,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而酒,作为粮食瓜果提炼出的精华,原本就来自土地,依赖于土地。粮食丰收,才能有美酒,正是古人根据节气的规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样持续不断地辛勤劳作,才使得“五谷不绝”,也才有余粮酿酒。酒,也因此和节气有了“同源”的关系。
另一方面,酒在诞生之初,是有“神性”的。早在人类文明初始,先祖们就在腐烂的水果中,偶尔尝过酒的美妙和神奇。他们发现,喝下这种滋味可口的饮料之后,竟如梦如幻,飘飘欲仙,仿佛到“神的世界”。在远古的巫祝文化中,酒是人们联结“神”的圣物,只有部落首领才能享用,首领们饮下美酒,如醉如痴之际,便能“与神明沟通”。
酒能“通神”,自然也能祭“神”,而作为祭祀天地的圣品,正是酒的仪式感最初的起源。在汉朝,二十四节气被订入历法,自此节气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成为一种举国大事和传统,绵延千年。酒和节气之间,又以“仪式感”互相联结了。
当然,随着时间流转与酿酒技术的进步,酒也从神明的祭祀之物,渐渐变成多数人都可享用之物,节气饮酒的习俗也绵延开来。酒以祭天地,人再与天地,共享这天地滋养而成的佳酿,也滋养出我们“天人合一”的酒文化。酒与节气之间,就是这样相互“缠绕”和成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起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并共同孕育出关于酒和节气的历史与文化。
2
大寒之日,饮酒之时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都表明天气寒冷到极点。江淮一带,最有可能下雪的时段,就在大寒时节。在这样寒冷的季节,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呼朋唤友,共聚一室,温腊月酒,围炉取暖,叙谈欢言。这时已经到了腊月,腊肉、腊鱼、腊肠、腊八粥等美味,纷纷登场,向人们宣告新年即将到来。在这样的时刻,吟诗作词怕是最合适来表达情感的事情了。而古代中用以描写大寒饮酒的诗词之中,最有意境的莫过于宋代方回的这一首《永乐沽酒》:
大寒岂可无杯酒,
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币破悭捐一券,
瓦壶绝少约三升。
腊月里,正是因为寒冷,人们才制作了腊酒,借以消除寒冷。将腊酒斟满,炉炭点燃,剩下的就是静静享受这安谧的冬日时光。知己好友白居易的名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同是说的这个意思。
3
酿好酒,上符天时,下循物理
而在百千年前的古代,人们便已深谙,酿酒要遵循天时,承接古法,应时节而酿。这正是所谓“天人合一”的精髓。正如红色壹号的精品酱酒,正是这一理论的坚定践行者。和时下现代白酒一味的追求产量和价格不同,红色壹号酿制过程中按照一年时令周期酿制,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经历⼋次摊晾、⼋次加曲⼊池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各个工艺环节严密契合了节气的节点,上符天时,下循物理,才能制得天地精华之美酒珍馐。
严把时间关,制曲后大曲的贮存时间长,长达6个月的曲块贮存时间目的是让曲块中的支链蛋白分解得更丰富,为基酒的质量带来保障,而其基酒也需要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足足一年的传统工艺才能进入窖藏。而端午制曲,重阳下沙这茅台镇孩童都能朗朗上口的口诀,也印证了制作红色壹号酱香型白酒需要很强的季节性。只有符合天时,才能将符合我们要求的品酒口感带给饮酒人。
大寒时节,让我们举杯同饮,
用红色壹号的甘热抵御这一年一度的寒冬,
迎接春天和农历新年的到来!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