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35岁人生危机,做了什么来力挽狂澜?
发布时间:2024-04-20 20:39:30    浏览人数:

35岁,中年危机?人生迷茫?


在 1928 年,那一年他 35 岁,刚刚写完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把一线的国际共产主义先进思想,带到井冈山上的山沟沟里面,开始生根发芽,(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建立自己革命根据地,打游击战,创造局部优势)。


从“韶山”到“重上井冈山”,他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jpg

同时,也回答了三个哲学问题:


我是谁?(代表广大群众的红色政权)

我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

我到哪里去?(到群众中去)


发展空间: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混战导致中央政权控制力弱,为红色政权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社会需要:国民党统治未能解决社会矛盾,人民渴望革命来改变现状。


共产党领导能力:湘赣边界的成功展示了共产党的领导力。


毛主席语录,字字珠玑,句句经典.jpg


他在35岁这个人生阶段所展现的领导力和思想深度,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论创新与实践结合:


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的活动不仅仅是武装斗争,更重要的是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革命策略和理论,如“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群众路线:


毛主席强调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革命的哲学思考:


毛主席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思考,不仅是哲学上的自问,更是一种政治自觉和历史使命感的体现。他通过这些问题,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定位、起源和目标。


认真看书 弄通马克思主义.jpg

革命精神的传承:


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展现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后续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精神财富。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毛主席的行动和思想,不仅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映,也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预见。他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个人成长与社会变革:


毛主席在35岁时的选择,体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变革的紧密联系。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个人的奋斗推动社会的进步。


革命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毛主席的革命实践也表明,革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毛主席3.jpg


他通过揭示当时军阀卖办各方的矛盾,创立性地提出工农割据的思想,并论证政权为何能存在,是因为军阀和帝国主义各方的矛盾让我们产生了存在于白色恐怖地区之外的红色政权。


接着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和能力,创造性地阐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巨大的潜力,为后来的井冈山斗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再到后来,新中国在毛主席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团结,大力推动经济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发展了包括“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在内的强大国防力量,我国国防力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古老的中国换了人间,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正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美国总统尼克松时尼克松赞扬毛主席说:“主席的著作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毛主席却自谦的说:说我改变世界那是有点夸大其词,我只是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


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 建国75周年 毛体版本.jpg


当一个人离开后,能被和他完全没有时代接触的一代人怀念起、谈论起,我们可以说,这个人的思想、这个人在他那个时代作出的成就,已被时间证明在历史上达成不朽。


他是谁?


一个普通的人。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跟随?


因为他救了千万个普通的人。


他逝世了吗?


不,他还活着,活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活在史书的新篇章里,活在朝朝暮暮的时光中,也活在每个人的心里。


他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终其一生,他都在为人民服务。





今天是2024年4月20日,

三月十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或许,

一场恰逢其时的好雨,

就是恰好在这个万物生长、萌芽之时,

不请自来,欣然而至吧?

在与自然物候的迎来送往之间,

人们愈发珍惜“天人共好”的绚丽阳春,

自此,谷雨三候也随风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