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早春野望》
发布时间:2025-02-28 10:55:09    浏览人数:

王勃《早春野望》.png


《早春野望》

王勃〔唐代〕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小船装饰.gif


江面空阔,春潮涌动,白色波浪,一浪高过一浪;山峦连绵,清晨的山峰,在阳光映照下,显得格外青翠。


身处他乡,极目远望,景色宜人。那远处的花丛和柳树,映衬着江边的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注释

小船装饰.gif


旷:空阔。


潮:定时涨落的波涛,早晨的叫潮。


岫(xiù):山峰。


边亭:报警的烽火台。


注释引用:百科


赏析

小船装饰.gif


这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早春野望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抓住江面的“旷”与春潮的“白”,山峦的“长”与山峰的“青”,进行对比,色彩鲜明,生动描绘出一幅壮阔而美丽的春日江山图。

“江旷春潮白”,首句,诗人以开阔的江面为背景,描绘春潮涌动的景象。此时江水上涨,春潮浩渺,呈现出一片洁白之色,象征着早春的纯净与活力。

一个 “旷”字,不仅揭示出空间的广阔,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春潮的来临意味着冬季的结束,新一年生机的开始。

“山长晓岫青”,次句,诗人转而描绘远山之景。山峦绵延,山峰青翠欲滴,青色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长”与“青”的结合,既展现出早春山色的秀美,又与前句江景的“旷”与“白”形成鲜明对比,构成高低错落、远近相映的空间层次感。

“他乡临睨极”,第三句,交代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处境,他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似乎想望见故乡。一个“临”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登高远望的姿态,而“睨极”则表达了视线所及之远,流露出对远方的深深关注与期盼。

“花柳映边亭”,末句,视线由远及近,聚焦于近处的花柳与边亭。早春的花柳已抽出嫩芽,绽放新绿,它们映照在江边的亭台之上,增添了春意盎然的画面感。

花柳之于边亭,既是实景描绘,也是诗人思乡之情的寄托:花柳乃乡土常见的景物,边亭则往往与离别、送行相关,两者结合,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纵览全诗,语言优美,对比鲜明,色彩饱满,景色明丽,意蕴深沉,意境深远,是为咏春日景色的绝妙佳作。



品装饰图案酒瓶.png











红色壹号,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见证,

是时代的印记,

是每一个梦想家心中不灭的火焰。

品装饰图案酒瓶.png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

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